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培养、稳定”相结合原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开云app官网下载ios章程》《开云app官网下载ios“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学校自2014年开始实施本专科教育,多措并举,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科研和艺术创作实践水平。学校通过从全省高校中选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与人才引进和内部培育等方式,不断壮大教师队伍,形成了总量有序扩充、结构趋渐合理、发展势头良好的状态。截至2020年底,有专任教师166人,其中硕士学位教师130人,占比78%,博士5人,占比3%;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5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33.7 %,其中教授(含其他正高职称)16人。聘请了多名省内外知名的艺术家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学校在创建初期,师资队伍总量不够充足,各项结构比例需要优化,教学科研水平有待提升,高水平教师、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的领军人才比较缺乏,这就需要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综合实力。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高校内涵式发展,以强化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为首要任务,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为关键,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教学科研创新能力、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和人才支撑。
三、建设目标
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充实与优化兼顾”的原则,确立教师发展的基本思路与长效机制。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更加健全,管理评价制度更加科学,教学科研与生活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加健全。实现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育人水平、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形成一支具有“德艺双馨、行知合一”风范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四、建设任务
(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广大教师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挥教师党支部和党员教师作用。重视做好在优秀青年教师、留学归国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育德育人能力。
(二)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涵养,将各类师德规范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全员培训必修内容。创新师德教育方式,激发教师涵养师德的内生动力。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健全教师荣誉制度,举办教师入职、荣休仪式,设立以教书育人为导向的奖励,激励教师潜心育人。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严格师德考核,注重运用师德考核结果。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师德失范问题。
(三)有序扩充教师总量。依据2025年学校在校生办学规模6000人,按照年度编制人才计划,通过人才引进与公开招聘等方式,扩充教师队伍,力争专任教师总数达440人,力争生师比达到11:1。
(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一是提升学历层次。出台政策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到2025年,具有硕士学位教师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8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专任教师总数8%以上;二是改善职称结构。通过修订人才评价和职称评聘制度,鼓励教师分类发展,支持具有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获得艺术类、新闻出版类等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三是优化年龄结构。制定人才引进计划时,注意调整年龄因素设置,逐渐形成比较合理配比的老中青教师队伍;四是调整专业结构。依据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和教学岗位需求,调整和优化师资专业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向一流专业和特色专业倾斜。
(五)提升教师发展能力。健全教师发展体系,完善教师发展培训制度、保障制度、激励制度和督导制度,营造有利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环境。鼓励支持高校教师进行国内外访学研修,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实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人才项目培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建设教师发展中心等平台,加强教师发展工作和人员专业化建设,加大教师发展的人员、资金、场地等资源投入,支持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人才队伍交流融合,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教学名师和教学成果奖的示范带动作用。
(六)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每年按照50人左右的计划安排,招聘引进280名左右的教师,其中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高级人才30人左右、引进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高层次人才160人左右。柔性引进8-12名特聘教授,申报争取1个省级人才团队,吸引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工作,引领学科建设与发展。
(七)科学规划职业发展。加强教师职业规划教育,建立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引导、激发教师教学投入的热情,鼓励教师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活动,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
(八)建立教师考评机制。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突出质量导向,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坚决扭转轻教学、轻育人等倾向,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弊病。规范高等学校SCI等论文相关指标使用,合理设置考核评价周期,探索长周期评价。注重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建立教师分类考核评价制度。
(九)落实教师激励政策。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深化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在住房、岗位津贴等方面向骨干教师和高层次优秀人才倾斜。完善绩效考核办法,收入分配向扎根教学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倾斜,重奖在教学、科研、艺术实践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十)完善师资管理体系。严把高校教师选拔聘用入口关,将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落到实处。建立新教师岗前培训与高校教师资格相衔接的制度。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加大从国内外行业企业、专业组织等吸引优秀人才力度。按要求配齐配优建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依法采取多元化聘用方式自主灵活用人,统筹用好编制资源,优先保障教学科研需求,向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和重要管理岗位倾斜。建立健全教师兼职和兼职教师管理制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党委本着“人才兴教、人才创校”的理念和“党管人才”的原则,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定期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各教学单位根据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制定本单位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人事部门负责有关政策及制度的制定和督促检查,加强服务、协调与管理,确保师资队伍平稳高效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具体落实。
(二)加强制度运行。加强对学科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认真实施学科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选拔与培养办法、学科拔尖人才选拔与培养办法、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与培养办法等。认真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把良好的师德师风、科学精神和治学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立良好的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规范教学行为,把教师的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职称聘任、岗位聘用和评价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协同合作。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和文化传承创新,加强与省内外文化艺术、广播电视行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从相关行业和企业内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授和兼职教师,提高应用性课程建设水平;加强与艺术专业院团的合作,组织开展艺术展演活动,提高教师的艺术实践能力;加强与国内外知名艺术院校合作,聘请一批客座教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四)加大资金投入。计划申报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资金1500万元(每年300万元)。一是用于在职教师的培养、培训,鼓励符合条件的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根据学科专业发展需要,选派一批素质好、潜力大的教师到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文化企业等机构进修学习;二是用于招聘引进学科专业带头人和具有高教系列或艺术系列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才;三是用于柔性引进在国内外相关学科专业领域享有较高声誉且业绩成果突出的高层次人才。